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

泰國教中文

原文轉載自http://www.hwjyw.com/resource/content/2011/11/07/22152.shtml
教學資源下載
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,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。如何讓海外的學生熱愛中國,了解中國,學好中國的語言文化,這對非中國母語的海外學生來說,並非是件容易的事。怎樣才能盡快提高他們學習漢語的效率呢?我們經過一個時期的工作實踐,不斷地探索與嘗試,有了一些感受。現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。
  一、抓好識字教學這一重點關。
  識字教學是中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而講解生字的結構和偏旁部首以及單純地識字,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,失去學習興趣。因此,在識字教學中,我們主要運用下面的教學方法。
  首先,運用“拼字遊戲”的方法,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,識字教學的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。例如,在教學“校園、感想”這些字詞時,課前教師先將生字中可以分開的偏旁部首或上下,或左右,或內外拆開,然後將拆開的部分做成字卡,發給學生,上課在初步完成生字的認讀和講解之後,讓學生進行拼字遊戲,一邊拼字,一邊說著所編的兒歌。(如:進行“校”字的拼字遊戲。生A:我是“木”字旁,我的朋友在哪裡?生B:你的朋友“交”在這裡。兩人一邊說一邊拼出“校”字,再讀出它的讀音“xiào”。)這樣,使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記住了生字以及它們的偏旁部首和結構。
  其次,強化複習鞏固。複習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,“溫故而知新”。在復習生字詞的過程中,教師先在黑板上有意識地寫出一個要
  複習的字或詞語,然後啟發學生:“誰能來寫出它的拼音?誰又能把它翻譯成泰文?”學生積極踴躍。而接下來要復習的字詞由教師讀,學生寫,即聽寫,逐漸提高訓練的要求。在學生到黑板寫的同時,教師有意讓學生把詞語、拼音、泰文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寫,之後再由老師或同學予以評價,這樣在無形中又向學生滲透了有關顏色的詞彙,也增加了聽、說能力的訓練。變單純地識字為綜合性的語言學習。久而久之,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,使他們感到學習中文是一件快樂的事,也使聽、說、讀、寫訓練有機結合,收效顯著。
  二、突出朗讀教學這一基本點。
  朗讀是任何一種語言文化教學中最基本的,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手段,這是無可非議的。通過一定的朗讀訓練,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正音,掌握漢語閱讀中的語音、語速、語調、輕重緩急、情感節奏,培養學生的漢語語感,而且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感知課文,逐步理解課文內容。因此,採取多種閱讀方法,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,指導學​​生逐步做到:初讀感知——深讀感悟——精讀理解——熟讀成誦,這在漢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,必須紮紮實實地認真落實。
  三、重視激發學習興趣這一關鍵環節。
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在教學過程中,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,讓學生輕鬆、愉快、主動、有效地學習,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,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。
  第一,一個讚許的眼光,一個肯定的手勢,一句表揚鼓勵的話語,一種關愛的撫摸等對學生都是一次鼓勵。
  第二,結合教學內容,利用多媒體或圖片培養學習興趣。如在教學《過春節》一課時,文中出現的一些詞語:年飯(團圓飯)、紅包(壓歲錢)、拜年、貼對聯、掛紅燈、放鞭炮、吃餃子、趕大集、唱大戲、遊花車等,對於從小生活在國外的華裔青少年較難理解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除了對這些詞語進行比較詳盡、清晰的解釋外,課前準備一些關於中國國內過年的圖片,在教學過程中配合使用,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,也可以幫助加深學生對中國慶祝春節這一習俗的理解。
  第三,適當地開展一些有趣的詩歌和兒歌朗誦會、書法比賽、演唱中文歌曲等,學生都有濃厚的興趣。
  第四,利用課文中的“對話”或童話故事這類課文,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,這樣,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,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……
  因此,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:避免緊張尷尬的課堂氣氛,創造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,力爭達到理想的境界,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。
  四、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這一學習氛圍。
  學習漢語必須要有一個濃厚的漢語語言學習氛圍,相應的環境,可以使語言學習事半功倍。教師在課堂上的用語,應由簡而短逐漸增加其難度,增加課堂會話的時間和機會,養成用漢語進行交際的習慣,讓學生“說”起來,讓課堂“活”起來。這樣堅持不懈,日積月累,學生的聽說能力就會不斷提高。
  總之,教學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請,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,包含著諸多方面,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與研究。教無定法,貴在得法。只要我們善於針對學生的特點,抓住教材的特色,發揮自己的特長,做到揚長避短,就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海外漢語教學的有效之路。(北京華文學院泰國分院外派教師周穎華賈學偉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